圖一:左邊是打洞器,右邊長長的是固定紙的地方。
打洞器跟固定器之間是靠一個一個小洞去對準,不用擔心手殘打歪。
使用活頁紙管理筆記相當方便,但總是有一些列印出來的講義想要放到活頁夾卻放不進去、或者必須要剪裁後黏貼到活頁紙上,相當不方便。
之前的解決辦法是用MUJI的打洞機,由於他有定位的尺標,卡好之後就不會失手,可以將A4打4孔、A5打2孔、B5打2孔收進資料夾中。原本也用這樣的收納方式,無奈2孔實在太容易扯破紙,除了MUJI之外也很少看到2孔夾,而是以20孔夾、26孔夾為主流,於是上網查了一下有沒有打洞機,還真的讓我找到囉。
附帶一題,使用A系列的大小純粹個人習慣。A4要變成A5相當方便,如果要在資料夾中夾入講義,可以利用列表機的「小冊子」功能,把A4大小的講義列印成A5雙面,對於我這種常常想增加補充資料的人來說很方便。另外,A4大小的活頁紙對我來說太大,不便攜帶;B5大小是略大,且比較喜歡把紙張大小統一為A系列,如果在外沒有帶B5的紙,隨便找一張A4紙裁一半、回家再打洞就可以收納進筆記本了,不用重謄。在學生時代,我也常常臨時用A4紙當筆記紙,只是當時還不曉得可以用打洞機收納。
圖二:將A4雙面列印成小冊子,就可以放進A5夾囉!
收到後立刻拆開包裝,用廢紙試打了一下。由於我習慣的尺寸是A5,所以是對準「A4」的孔去打,打完之後會像圖三那樣,多一點點孔洞。這件事情賣家一開始就有告知,我自己是不太介意,如果會介意的人可能要想一下。
圖三:用廢紙試打。可以看到最下方有多1.5個洞。
這個方法除了可以快速將講義納入筆記本,另一個好處是筆記紙可以非常省!再也不用到外面去買20孔活頁紙,自己拿一包A4紙打洞,超級划算。接下來回歸沒有收入的生活,雖然投資打洞機也要好幾百塊,但我跟嘴哥一起用的話很快就可以回本。其實想想,如果更早知道這東西的話,就更早可以省錢了~(扼腕)。
最後,我買的品牌是CARL,稍微google過打洞機,最後覺得這款最適合手殘人。價位大概在700-1500之間不等,價差不小…建議需要的人稍微比價後再下手歐。當然這牌子不見得最好,如果有其他更厲害、更酷炫的打洞機也歡迎在下面留言,這裡只是點出我的選擇。如果有人懷疑這是業佩文,我可以附上我的購買證明XD (如果有廠商要找我寫業配文我很歡迎啊~拍照一定不會像這篇一樣隨便亂拍!哈哈哈)
另外,這篇網誌是臨時起意打的,有需要補充什麼詳細內容,可以在下面留言給我,我再補上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