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6月10日 星期一

[田野筆記] 訪談-Mrs. Hc

■主題:永續消費的性別展演實踐,以主婦聯盟社員為例。
■訪談對象:Mrs. Hc



■記憶點:
※利用狀況(地點、購買物品、頻率、入社時間)
  1. 南港站,盡量到小站購買
  2. 能買的就在主婦聯盟買,多為食材。其他:牙膏、牙刷、筷子、精油、糕餅、茶葉、咖啡、豆漿、黑豆漿、牛奶、豆腐、本土小麥做的麵包、包子、饅頭、米漢堡、pizza。
  3. 家庭結構因素,不訂購一籃菜。
  4. 入社4、5年了。

※進行永續消費的原因與動機
  1. 宗教因素(高中接觸,大學發酵),信仰天主教,從以前就關注垃圾分類、廚餘回收。
  2. 受到朋友推薦,育兒後正式加入主婦聯盟。自己是媽媽的時候隨便吃沒關係,但要給小孩吃健康的,至少要是能安心的。
  3. 你買的那把菜,買到的不只是菜,還是一個小農的生計,讓他們有合理的收入。


※永續消費實踐(參加活動、用家務或消費來實踐永續消費)

  1. 因為帶小孩,沒辦法參與主婦聯盟舉辦的活動。
  2. 擔任過合作社理菜志工。
  3. 到【非營利組織】工作後,會幫忙辦活動、安排講座,甚至是自己去講課,現在有在參與地區營運。曾經講過的課:魔法清潔手套、廢油肥皂。
  4. 在辦活動方面主要是「促進者」的角色,先和站長們開會、說明目前有什麼議題可以舉辦活動、提供站長們菜單、安排站長上課、讓站長們去執行活動(菜單是由資深的秘書決定的)。
  5. 提倡議題。


※飲食健康與安全
  1. 給小孩吃/用健康、安心的產品。
  2. 因為蹲點的關係吃過營養午餐,擔心衛生狀況。
  3. 認識女兒小學煮飯阿姨,所以比較不擔心衛生狀況。
  4. 女兒小學一週大概有一兩次會提供有機食材。
  5. 營養午餐因為經費限制無法提供較健康/安心的食物,但這非惡意,例:全臺灣就是買不到非基改的黃豆製品(豆腐)。
  6. 香蕉農藥殘留嚴重,且認為學校午餐不會特別先清洗香蕉皮,孩子就徒手吃。
  7. 雖然知道不健康,但喜歡喝台啤芒果口味,女兒會勸媽媽說她是在喝香精而已。
  8. 女兒對健康飲食的觀念很好,買東西會看食品食品添加物有什麼。若有人要請他吃她認為不健康的食物,會婉拒(藉口:怕酸怕太甜)。
  9. 現代人的「鄉愁食物」可能是7-11的食物,例:御飯糰、思樂冰,會被小學老師操作成「獎勵」。
  10. 雖然工作忙、可能沒時間煮飯,但還是希望維持至少有一餐不外食,會搭配主婦聯盟買的現成品做成一頓飯,例:米漢堡、pizza,搭配芽菜、生菜。
  11. 老人家已經吃一輩子普通的菜了,他只要心理健康就好,不用特別遊說他們購買安心食材。

※健康(飲食以外的)
  1. 精油-要擦到皮膚上,因此要找安全的產品。

※環保
  1. 購買少包裝、少塑膠的產品。
  2. H的先生認為最簡單的做環保就是「省」,不多買自己不需要的東西、不浪費,才不會造成別人的負擔。
  3. 魔法清潔手套—善用清潔的方式,廢油肥皂—不使用一般的洗碗精,且做廢物利用,對河川、下水道有所幫助。

※性別議題(現代女性主義、女性的工作、男性的工作、傳統性別期待、另一半的看法
  1. 雙方一起討論訂購《小天下》給孩子作為知識補充,而最近常刊登環保/自然議題。
  2. H認為先生對環保的想法很「老派」,但也有察覺廚餘分類多是家庭勞動者在進行(女性或外勞),是對他們的「剝削」,因此排斥這個政策。
  3. H的先生會做的家務:洗碗、煮飯、垃圾分類,但堅持不去倒廚餘(和價值觀相關)。
  4. H的先生不積極做有關永續消費的事情,但也不排斥,家裡有什麼和永續消費的產品也都會用,認為這樣的想法不錯、會支持,但相較起來H的投入比較多。
  5. 職業婦女要兼顧家庭與工作的不容易。接送孩子、煮飯的工作,主要還是H在做。

※慣習
  1. 爸媽那一代不講究環保。
  2. 老一輩的人追求的就是3把50塊的青菜,他們已經習慣了,H也不願意因此打破關係。

※個人資料
  1. 國外博士畢業,在西雅圖居住過6年。
  2. 曾在小學附近蹲點做研究。

推廣或貢獻
  1. 買主婦聯盟產品給孩子安親班老師試吃,慢慢遊說他們買安心的食物給孩子吃。
  2. 可以聊一聊的親戚朋友就聊,不行的就算了。但,如果他們生小孩就一定會講。
  3. 藉由議題的提倡,讓社會普遍接受,讓所有人的權利都受到重視,而非僅止於中產階級以上的人可以吃健康、吃窈窕,這才符合公平原則。
  4. 推廣食農教育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